
纵观一些落马干部案件,他们大都将配偶、子女或其他近亲属培养成了“利益共同体”,将家庭打造成了“权钱交易所”,最后落得同堂受审、为人唾弃的下场。其根子在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是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出了问题。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一个家庭是一滴水,只有每一滴水清澈明净,方可汇聚成透彻洁净的河流。奋进在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每个公民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把培育践行新时代好家风作为一种自觉追求,以好家风促好作风,以好作风引领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
培育践行新时代好家风,首先要有爱国爱家的情怀。屈原求索殉国,贾谊忧国忧民,范仲淹先忧后乐,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胡林翼“忧国如家为己任”,毛泽东教育弟弟妹妹“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湖湘儿女家国情怀源远流长。“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自觉将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人民大我之中,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我们每个公民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想融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亿万个小家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培育践行新时代好家风,其次要有相亲相爱的真情。“重真情、尚大义”。人们常用“舐犊之情”“手足之情”“伉俪情深”“兄弟之情、姐妹之情”等来表达情义,用“情深似海”“情义无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一日夫妻百日恩”等来赞美真情,用“薄情寡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来鞭挞没有情义的人。真情大义是温馨美好的,也是有温度的。毛泽东对待亲人、故旧一直坚持“三不原则”,左权家信中对女儿的深深牵挂,曾志劝儿孙守本分的深沉母爱。他们用真情大义树起了家风建设的标杆。在新时代,我们每个公民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真情不虚,忠诚老实、诚恳待人;真情不私,砥砺品德、刚正无私;真情不妄,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正确处理“公与私”“情与法”“亲与清”的关系,爱亲不溺亲,教亲不纵亲,以良好家风涵养纯洁的家庭关系。
培育践行新时代好家风,还要有向上向善的正气。“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从善之难、从恶之易,是古圣先贤的劝世箴言。周敦颐“爱莲守拙,以诚为本”,贺龙“不为子女搞半点特殊”,胡耀邦“共产党人是给人民办事的,不是给一家一族办事的”,先辈们的大公无私、清正廉洁,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有益滋养。“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我们每个公民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清风传家、严以治家,教育引导家人亲友知荣辱、守底线、作奉献、促和谐,把优良家风培育起来、传承下去。要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时时注重修身养德,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目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努力做到守得住 清贫、耐得任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真正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清廉好家风。
培育践行新时代好家风,最后要有共建共享的格局。“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黄诗燕“一心只为千万家”,袁隆平“一粒种子温饱千万人”,张谷英村“孝友传家,和睦有道”,他们的大爱无疆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的家庭文明,汇聚成国家的文明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由孝顺父母到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由兄友弟恭、妻贤夫安到邻里互助、大义大爱,正是这种文明升华发展的体现。我们每个公民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看到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和睦共处的重要性,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守望相助、忠诚责任、和睦有道,涵养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遵法守法,引领千千万万家庭建设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尚。
责编:袁敏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